1999年,巴勒斯坦政府与英国天然气集团签署协议,准备联合开发加沙海岸的天然气资源。 英国公司持股60%,巴方企业和政府占股10%,这笔交易本该为巴勒斯坦带来巨额财富。
但协议墨迹未干,以色列总理沙龙公开宣称:“加沙气田属于以色列! ”他直接切断了英国公司向以色列输送天然气的可能性。 七年后,当以色列政府试图重启合作时,又因哈马斯控制加沙而叫停项目,甚至威胁“若哈马斯单方面开采,将用军事手段阻止”——一个月后,以色列发动“铸铅行动”军事行动夺回加沙海域控制权。
如今,这块被争夺26年的“肥肉”价值浮出水面:加沙海上气田蕴藏300亿立方米天然气,按当前价格估算总价值超40亿美元。 若顺利开发,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未来15年每年可获1亿美元收益。 这笔钱虽不足以让巴勒斯坦变成“新卡塔尔”,却能大幅削减其对国际援助的依赖。
然而,以色列至今牢牢卡住开发命脉。2023年6月,以色列刚批准埃及公司EGAS开发该气田,两个月后加沙战争爆发,项目再度搁浅。 更耐人寻味的是,以色列能源部竟绕过巴勒斯坦,擅自向意大利能源巨头埃尼公司颁发六份开采许可证,覆盖区域62%位于巴勒斯坦声索的海域。 巴勒斯坦人权组织直接发函警告埃尼:“以色列无权授予勘探权,你们拿到的许可非法! ”
法律专家点破关键僵局:巴勒斯坦2015年加入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并宣布海上边界,2019年进一步细化主张。 但以色列非缔约国,咬定加沙20海里外是“无人水域”,坚称开采权是“以色列对巴方的赠予而非固有权利”。 这种说辞在巴勒斯坦建国后将被彻底粉碎。 主权国家身份将明确赋予巴方对领海及海底资源的绝对管辖权,以色列再难用“安全威胁”阻挠开发。
以色列近期举动暴露了深层焦虑。 2024年7月,其议会以68:9的压倒性票数通过决议,宣称“坚决反对在约旦河以西建立巴勒斯坦国”。 国防部长加兰特更威胁:“任何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行为,都将触发以军加速占领加沙! ”
耐人寻味的是,以色列本土天然气储量超1000亿立方米,加沙气田仅占其30%。 为何如此执着? 答案藏在一条争议管道里:以色列修建的东地中海天然气管道穿越巴勒斯坦水域90公里,却从未向巴方付费。 国际组织“全球见证”揭露,这条管道每年将以色列天然气输往埃及加工出口欧洲,构成赤裸裸的资源掠夺。
更隐蔽的算计浮出水面。 以色列正加速推进“绿色正常化”项目,计划用约旦土地建造太阳能电厂,再以电力换淡水。 约旦需将所产电力全部卖给以色列,换取以色列海水淡化厂的供水。 这种能源捆绑,实则是为2050年天然气枯竭后延续区域控制权铺路。
联合国报告早已明示:以色列数十年封锁导致巴勒斯坦损失数十亿美元资源收益。 如今这块40亿美元的“肥肉”悬而未决,而以色列的选择是——在议会决议中写下:“巴勒斯坦建国即宣战。 ”
盛鹏配资-实盘配资公司-配资炒股网站平台-杭州股票公司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